通俗解读PC网站、手机网站、APP软件、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小程序的区别

博联号    商业评论    通俗解读PC网站、手机网站、APP软件、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小程序的区别

       近几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速发展,在PC(电脑)网站的基础上,陆续有了手机网站、APP手机软件、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小程序等,统称为网络宣传载体。目前竞争最为激烈的是微信小程序和手机网站及APP软件,那么这些网络宣传载体都有哪些区别?企业在应用中应该重点选择开发哪个载体或者集中精力运营哪个载体?在此博联网络根据多年企业建站和移动互联运营经验,经过认真调研,在此做以通俗解读,供各位朋友以后在应用中予参考。

 

        PC网站。PC网站是所有企业的核心网络宣传载体,其他都是衍生宣传载体,所以PC网站极为重要,一个企业如果没有PC网站,那么这个企业就没有生存和发展可言。实际上世界上本来没有互联网,都是基于美国因特网进行的计算机连接,网络发展重要在于搜索引擎和超级链接,搜索引擎掌控着几乎全网络的超级链接,而且PC网站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稳定。

       手机网站。属于代替PC网站在手机端显示的宣传载体,内容基本来源于PC网站,优点是便于手机浏览,适合用户通过百度搜索主动访问,适合于对企业情况大概了解,相当于企业网络上的电子介绍手册。缺点是由于后台开发技术限制,在网页显示美观度不如PC网站、内容信息量仅是PC网站的30%,最多不到50%,大量占用内存的图片和视频会限制调用,很多互动功能受到限制,所以想了解企业详细内容,还要到企业PC网站访问查看。功能实现相比APP存在差距,用户重复使用难度大,用户粘性差。

       APP软件。功能全面适合满足所有创新,用户使用习惯成熟,用户粘性好,适合用户重复访问和使用的业务。缺点是开发成本高,维护周期长,用户需要下载方可使用,推广成本高。软件开发商们一方面通过自身内存占用机制,让手机难以让更多容纳其他程序。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增加自身附加功能,使用户产生使用黏性。

       微信公众号平台。优点是微信用户多,易于快速传播,不受用户手机系统限制,用户使用的培养成本低,时效性高。缺点是公众号没有本地缓存,所以每次打开都是会请求服务器刷新页面,造成延时较长体验下降。微信公众服务号和订阅号的推送功能基本被用户习惯性忽略,起不到提醒作用,同时因微信公众号的泛滥,导致许多用户根本不关注,如果不关注可能需要时找不到,无法通过百度搜索查找,虽然微信有搜一搜功能,但很多人不习惯使用,甚至不如手机网站或APP软件欢迎,因此使用效果在逐年递减。

       微信小程序。小程序还未面世前,微信搜索结果首先展现公众号。但如今微信公众平台力推小程序,所以目前的搜索结果排位是:小程序>公众号>朋友圈>文章。不需要下载是它的主要优点,对用户使用上来说方便快捷,要用的时候打开,不用的时候关掉,也不占用手机内存,打开速度快。开发成本比手机网站和APP软件相对要低一些。缺点是微信小程序只有1M的大小,很小很简单,无法容纳大量内容和复杂功能。目前小程序的技术框架还不稳定,开发方法时常有修改,导致短时间内经常要升级维护,并且不能跳转外链网址,不能直接分享到朋友圈,少了一个重要的推广方式不,还需要像APP一样审核上架。小程序从功能上与公众号有严格区分,支持公众号、朋友圈与小程序之间的互动与导流,不支持关注、消息推送等营销手段。

       上述这些网络宣传载体分为两大类,PC网站专属一类,其他四项为一类,实际上小程序并不比手机网站、APP软件、微信公众平台增加了哪些必不可少的功能,属于腾讯为了抢点市场份额的一项新业务,对用户而言,多了一项宣传工具,用了重复,不用影响市场竞争。移动载体和PC网站唯一的区别是能推送、抢入口、垄断信息,本质上是商业竞争和用户资源的抢夺。对企业而言,五类载体基本都要涉及,重要是根据企业的市场方向和产品定位,针对不现载体特性有所侧重。当然,这些载体应用越多对企业越好,如果企业还在初创期,没有资金实力全部开发,可以先开发PC网站、手机网站,毕竟PC网站是核心、是基础。总而言之,企业受益于这些网络宣传载体的同时,也将受制于这些网络宣传载体。

       作者:刘凯生

2018年4月13日 17:39
阅读量: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博联社立场

本文系作者原创并授权博联社独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联系我们:bolianshe@163.com

博联社(www.bolianshe.cn)独家出品

本网站所有图片除署名作者版权外,其他均为BOLIAN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商用,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